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推进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这一年,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不仅缩短了各站点的时空距离,还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沿线经济发展赋能。
轨道交通产业是“中国装备制造”的闪亮名片,也是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2023年,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加大“走出去”步伐,成为培育和引领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依托。
全球各地飞驰的中国轨道交通列车,犹如一张张流动的中国“国家名片”,增益世界产业生态及民众福祉。
面向未来,中国轨道交通网将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更大作用。
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带动性强、关联度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2023年,轨道交通投资对稳经济的作用愈加明显。
2023年前11个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07亿元、同比增长7.4%,累计投产新线超过1800公里。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37万公里。中华大地,世界最大高铁网和现代化铁路网持续延展,亿万国民的出行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3年年底,昌景黄高铁、甬金铁路等项目也已进入通车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预计,2023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突破7600亿元,投产新线预计超过3000公里。
国铁集团称,将积极做好铁路工程前期工作,确保满足开工条件的项目能开尽开、应开尽开,充分发挥铁路建设投资拉动作用,带动关联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也在加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城轨协会”)2023年10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493.49公里。从运输能力来看,新增大运能系统(地铁)238.30公里,占比48.29%;中运能系统(含轻轨、市域快轨)167.96公里,占比34.03%;低运能系统(含有轨电车、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导轨式胶轮系统、悬挂式单轨)87.23公里,占比17.68%。
城轨协会称,到2023年年底还会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300公里左右,全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将超过800公里。
关于全年投资金额,城轨协会在2023年4月发布的报告中曾预计,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计划完成投资额约4358亿元,预计车辆投资190亿元。
互联互通迎突破
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在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2019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也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2023年,多制式轨道交通网融合有了新的突破。2023年11月30日,国内首条双流制轨道交通线路重庆江跳线列车可实现从江跳线圣泉寺站运行至重庆地铁5号线石桥铺站,换乘方式由“人换乘”进阶为“车换线”,逐步满足乘客“一车直达”的出行需求。
江跳线通过双流制技术(牵引供电系统采用直流1500V与交流25KV双制式转换),完成车体交直流供电系统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市域(郊)铁路与城市地铁贯通运营,属国内首例,在全国轨道交通领域具有示范性意义。
近年来,北京、江苏、广东等多地均在积极推进市域铁路、城际铁路与城市地铁互联互通。接近北京市政府人士对记者透露,北京市曾派团队赴重庆学习江跳线建设运营经验,并计划以市郊铁路东北环线为试点,推动该线路与地铁19号线实现跨线运营。“目前,该项目正在前期研究阶段,预计‘十四五’时期将有所突破。”
官方层面对于未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更加重视。国家铁路局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2023年12月15日,国家铁路局在上海召开长三角地区铁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调研座谈会。会议强调,要加强规划引领,构建一体化设施网络;强化标准支撑,推进基础设施软联通;加强政策保障,完善综合协同管理机制,着力提升以铁路为骨干的轨道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水平。国家铁路局将和有关方面共同做好综合枢纽一体化建设、安检互信、票务互通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铁路等各类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标准政策“软联通”。
“走出去”成果丰硕
2023年,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2023年10月17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元首亲自关心推动的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千岛之国”的印尼跨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中国大力推动铁路“走出去”,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中老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取得重大进展,铁路建设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在雅万高铁正式开通的同一天,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中车旗下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与塞尔维亚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部正式签署了塞尔维亚高速动车组车辆采购商务合同。
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成涛对记者表示,此次签约的高速动车组是根据欧洲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和欧洲技术标准,以及匈塞铁路具体需求,为匈塞铁路量身打造的电动车组,具有智能、绿色、舒适等特点。“依据欧洲行业标准,这也是中国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
国铁集团副总经理王同军在2023年11月曾透露,按照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行动要求,未来中国铁路将重点推动泛亚铁路、中亚铁路、欧亚铁路、西伯利亚铁路、两洋铁路、环球铁路等“一带一路”六大跨境铁路持续走深走实,助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走出去”成果同样喜人。2023年1月24日,中国铁建下属子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蓝线二期合同。线路全长约14公里,双线铺轨,新建6座车站。2023年6月6日,中国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在河北唐山下线,这是中国首列出口新能源轻轨列车。2023年6月14日,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授标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体新加坡跨岛线项目车辆合同,包括44列6编组地铁列车,及11列车增购和长期支持服务,合同价值5.89亿新元(4.39亿美元),该项目将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新加坡的首个全寿命周期项目。
全球各地飞驰的中国轨道交通列车,犹如一张张流动的中国“国家名片”,增益世界产业生态及民众福祉。